【迹象与结构-王恺的存在美学】
作者:王恺
每一件艺术作品最终所呈现的是艺术家的心灵写照与精神趋向。“存在”系列作品由植物于自然中荣衰的现象所展露生命存在过、存在着,镌刻在时间上的张力。“存在”系列由“迹象”而立视角,虚无中透露出生命不尽衔续,延绵中又归于虚无。随着创作的深入,渐进由迹象展现而抽取出其“生命结构”的搭建。存在系列的生成的根基是关于生命的思索,是人生观、世界观、时间观的视觉呈现。
“存在”系列,源于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生命的体悟。当独步家乡野外,大雪渐停,冰冷的气温令人沉静,向铁道的方向行进。白雪覆盖在大地上,流露出些许的褐色飞白。那些已经干枯的小草、蜷曲的落叶、断折的枝杈、被刨出的树根、小动物的脚印、人们扔弃的垃圾,在白雪上在白雪下静静的展示着。我欣赏着它们,深深陶醉。无数生命在这广博的大地上,在这无限的时间里,生生灭灭,生灭不息。它们渺小卑微,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不同的时间,留下存在着、存在过的痕迹,这些痕迹纵使干枯哪怕成灰,你都可以感受到那渺小而强大的生命张力。一株草、一棵树、一只鸟、一个人,在这大地上,似乎没什么区别。都是过客,也都留下丝丝缕缕的痕迹。“存在”系列的创作,正是由“迹”显“象”,由“象”而引发读者的思索,进而展现抽象的结构美感。
“存在”系列是灵性和诗意的表达。远观,大面积的留白,似雪非雪。白色成为了一种灵性的表征,是寂净无染,是无垠的心域,是抚慰生灵的光,是原始的镜像。近观,则笔痕了然,她是痕迹又非痕迹,是妄想更迭,是情丝缠绕,是奋发挣扎,是凋零败落,一切在这里发生,无边无尽。当我们的再视线拉远,眼前的一片素色,淹盖了这发生的一切一切,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如同凝固的生命赞美诗,诗意是灵魂的抽象表达,与自然同呼吸同脉搏,诗不止是文字的,还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等等,当我面对这些作品时,自己可以感受到那浅浅的静意和朦胧的诗意。
“存在”系列是作者对自然属性和人文传承符号的关联性发现。其必将一步步追索至根性的视觉表现语言。当创作书写作品“山水对话”“上师”“戒”的出现,我看到了由生命张力的意结构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号美学所构建的带有书写意态的作品,它们同样是“存在”系列开始时的出处,只是通过观察关联了自然生态与汉字符号结构的妙合,传统书写的意态强化了“存在”的结构性张力,形成了具有了不确定的“间”意识视觉艺术语言的新方式。
我一直热衷于探索视觉呈现的丰富性和材料运用的不可能的可能性,这其中充满了探险的乐趣。“装置绘画”创作方式的提出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装置和综合材料,很多媒介体在构建空间感的使用中强化了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物与神与空间合而为一。而这些都最终将触动观者的心弦,达成心与心的共鸣。“存在”系列创作还在深入和延续,我不会把一个形式没完的重复来狭隘的创立一个所谓的符号,我更向往深层探索与自由表达,因为这才是我从事创作的乐趣所在。
2016年9月 于顺义工作室